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則消息,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近期預測大中華保險業的未來,提出保險業會出現商品和服務形態的改變,未來銷售人員肯定會被大數據取代!保險業務人員如何審慎地看待此趨勢的發酵?如何釐清威脅與定位自己的未來職涯挑戰?

       許多「業務員未來會消失」的論點,通常假設業務員是「靜態,不動的」,但事實上業務員是動態的,會時時改變去應對市場的變化,所以很多人對此說法通常不以為意,因為大部分人會覺得「實在看不出明天會有什麼不同!」這樣的想法,在變化緩慢的狀況下是成立的,但若是變化來得太突然太劇烈,這樣就很危險了。

       談起「逐漸消失的行業」,我們實際生活中從來未停止過,只是不是發生在你身上所以少去察覺,如打字員、人工收費員都是典型的例子,又如以前的證券業需靠人工或電話接單,但自從網路下單後,營業員需求就大幅衰退。當科技進一步被應用到金融業後,哪個行業會改變最劇烈?從獲利模式來看,銀行主要是提供金流的服務,幫助民眾讓錢運作更有效率,透過大量的金流交易量與周轉為主要獲利的模式,這種強調效率與速度的營運方式,特別容易受到金融科技引入的衝擊,因為科技應用大幅提高效率,簡化繁瑣的人工作業流程,使得原本參與者的價值被壓縮,甚至被取代。

       想想「提款機」的發明,是當時技術上的突破與改變,讓客戶不用進到銀行,就可完成簡易金融交易。但想像不久未來,ATM恐也成了岌岌可危的通路,雖然臺灣的ATM依然興盛,主要是民眾還是習慣使用現金而不習慣電子錢包,如果我們也開始使用電子錢包,「手機立刻就是我的提款機」,幾萬台的提款機可能很快就成一堆廢鐵。這不是危言聳聽,只要使用者察覺到有更便利的方式,這些改變往往是快速的,原來的媒介通路就會消退或被淘汰。

       反過來看「保險業務員會不會消失」的問題。從保險交易特性來看,不同於銀行業,特別是壽險銷售,目前關鍵仍是建立在通路與客戶的「信任」上。要將「信任關係」用科技移轉或取代的難度是比較高。因此從衝擊的時間來看,保險會比銀行、證券公司慢些,只是局勢一直在變化,最近變化似乎更快些。短時間科技雖然難以立刻取代,但並不代表未來不會!而這段緩衝時間,剛好可以讓現有的業務人員通路爭取一點時間去思考與調整......

文◎彭金隆(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)

 

 

 

原文取於網路若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,必將第一時間將文章下架

a97012087@gmail.com

 

【龍鼎保代以財產保險代理業務為主,提供便捷有保障的服務為宗旨,誠信、專業、品質為核心價值。

服務項目:

個人性保險:汽機車強制任意險、意外險、防癌險、住宅火險、個人責任保險、旅行平安險。

商業性保險:團保、公共意外責任險、僱主意外責任險、專業責任險、商業火險、水險、貨物運輸保險及營造工程險等。

聯絡方式:

TEL:0980-999946     LINE ID:0980999946

隨意窩: http://goo.gl/TUZg4Z  天空部落: http://goo.gl/2uYCn2  痞幫客: http://goo.gl/nDztvG  FB: https://goo.gl/KDHxiX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龍鼎保險代理人 的頭像
    龍鼎保險代理人

    龍鼎保險代理人的部落格

    龍鼎保險代理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